漫话广电5G:地震预警的应用场景是否可行?

   2020-07-17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20时19分13秒

    【慧聪广电网】今天是我国第十二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思想以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目前各地正有序落实防震减灾等宣传活动。

    众所周知,我国地貌丰富,多个区域处在地震多发带,因此对于防灾宣传及演练工作需要认真执行,时时刻刻做好万全准备,绝不可掉以轻心。

    如今,随着技术手段的增添,特别是应用型技术的逐渐成熟,相较于以往,我国在自然灾害预警方面有了足够的支撑。

    地震的预警原理

    自然界的地震主要是以地壳运动的触发为主,地震在进行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特别是从震源传出的波能被以监测手段进准测量的话可以通过更快的信息传播方式直达C端用户。

    地震发生时主要会产生两种波,即纵波(p波)与横波(s波),且由于纵波(p波)传播速度比横波(s波)快(注:纵波的速度快但破坏性小,横波的速度慢但破坏力大)。因此,现代技术中,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更具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可即时的向目标发出警告,进而可帮助民众即时采取行动规避伤害,也使得相关部门更快的做出应急处理。

    有研究给出了以下的推演:

    若预警时间提前三秒,则伤亡减少率可达14%;若提前10秒,伤亡减少率为39%;提前20秒,伤亡减少率达63%。

    此外,根据人类行为学分析,没有预警提示发生灾害时,在感知到异常时,人们往往会去进行“确认异常”“判断异常”直到确认异常事实后再经过“避险决策”后才执行避险,这使得避险时间几乎被完全浪费了。

    在建立好预警系统后,直接免去了上述的额外行为过程,使得预警时间增加,而判断决策时间减少,最终得以使避险时间也大大增加。

    实际执行的模式大体如下:

    当地震波监测系统检测到了地震波后,向预警中心反馈,中心利用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及时的计算出预警信息再借以太网等经由无线通信等方式推向个人或行业终端设施,进而直达给目标迅速采取紧急行动。

    广电地震预警

    广电介入灾害预警其实并不少见,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网络在我国作为国家把控的基础性系统设施,目前在“村村通”“户户通”以及各类有线电视费用减免等国家措施下,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人群规模已经相当广泛。

    城镇人口密集地区多推有线电视,边远及农村地区多推直播卫星电视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为2.12亿户;此外,运营商IPTV电视经过放养式增长,目前用户规模已经接近3亿户。

    广电大屏目前仍然具备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密集型居民区以及农村地区,广电预警还需要继续扩大。

    广电的地震预警应用在实际模式中可概括如下:

    地震预警中心接收到预警信息经过处理判断后,经由专线网络通过安装在电视控制机房内的网关、预警接受服务器传导给电视播控中心,进而再经由电视网络设施传向广电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而后直达用户。

    近些年来,广电地震预警已经走入了实践阶段的例子如先前屡次上过热门新闻的四川广电网络的地震预警。

    四川是我国地震频发区,近些年来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正在大力推动地震预警体系。仅四川广电网络通过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目前已经普及到了四川境内所有的21市州。

    当然,灾害预警这块儿还是需经过主管部门指导通过,四川地区的预警网络便是经过了广电总局、地震局及当地政府的授权及安排,从2012年的试点建设开始,目前才得以慢慢成形。

    广电5G与应急广播

    今天在做这个话题时,恰好看到了昨日(5月11日)发生的一件相关新闻,即,四川广电局、四川广电网络、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宜宾防震减灾局等多部门单位正式启动了全国首批县级“村村响”地震预警应急广播系统。

    这种通过点对面传播的系统在效果上理应是较为适合村镇地区,一方面能传播预警信息,另一方面也方便传输灾后广播服务。目前,四川是全国第一个启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省份,未来希冀能因地制宜的推及更多区域。

    国家目前仍在大力推动应急广播体系的建立,“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待解决。根据先前总局印发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央、省、市、县四级信息共享、分级负责、反应快捷、安全可靠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

    各级系统包括应急广播平台、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播出系统、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接收终端和效果监测评估系统五部分内容。

    5G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与广电系统的结合,也将发挥起在预警上的作用。在2019年的四川电视节期间,中国广电与四川广电网络的5G实验信号首次开通,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广电应急广播应用(地震预警)当时也被媒体报道过。

    在进行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中,广电5G必将发力,助力应急广播体系的完善。广电在建设5G网络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700MHz授权频谱的优势,同时进一步建设物联网,其中LoRaWAN由于支持许多低带宽IoT应用,因此仍是我们探索中的区域。

    由于未来广电5G重推六个“打造”,即:

    打造基于5G的新型融合媒体传播网络;打造5G移动通信网络;打造万物互联、交互协同,政用、民用、商用相结合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承载高清视频新供给的传播网络;打造基于5G的新型广播电视交互网络;以及打造国家公共服务的技术平台。

    不只局限于传统电视大屏,还包括与小屏的交互,与物联网的融合,因此无须担心灾害预警在夜间电视无法触达等情况。在电视原有的亿级用户资源基础下,相信全新的广电体系构架会推动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等思维及应用场景的广泛实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