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近年来,消费投诉的榜单上“前十大”总少不了食品消费的身影。综合许多投诉来看,一些食品厂家和商家往往利用了消费者“贪廉”的心理,设置花样百出的消费圈套。乍一看,消费者会觉得“买得划算”、“占了便宜”,但不久便会恍然大悟。
优惠不惠伤不起!
岁末、年初,外加各种节庆,都能成为商家促销的黄金档,“吐血放价”、“季末清仓”、“折上折”……各式各样的优惠促销广告让人怦然心动,顿时萌生消费冲动。冲动过后,看着一堆“战利品”,细看小票才发现,很多东西打了所谓“骨折”也并不便宜,原来原价早已被篡改,买到的不是优惠而是一个虚构的梦。消费返券也是常见的促销手段,如“现金300换600”、“买100送100”等,看似诱人,但往往商品标价都提前“跳了级”。
消费支招:看到诱人的食品促销活动,先问问自己是否需要这些产品,想想这些产品平时售价如何,促销是否真的划算。不妨货比三家,充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临过期却当宝晕!
“买一送一”?同一个货架上,同样的食品,有的捆绑着附赠的产品,有的却没有,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有附赠产品的那个。购物回家几天后却发现,附赠的食品早已过期变质,有的甚至连外包装都拆了,看不出保质期和保存期。
消费支招:保质期和保存期是购买食品的重要关注点,对商家或商场进行的捆绑促销,一定要看清保质期和保存期再购买。如果附赠食品临近保存期,那购买后一定要及时食用。
天降大奖当心!
拉环赢大奖、揭盖中大奖、拆包有惊喜……当中奖的字眼吸引眼球,让你热血沸腾时,别忙着把自己的相关身份信息透露出去,稍微冷静片刻,想想是否可信。
消费支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厂商有奖销售的奖金额和实物折价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人民币。因此,当一个价值超过5000元的“大奖”砸中了你,首先要保持警惕,冷静分析。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申诉,消费维权可拨打12315,价格举报可拨打12358。
“绿色食品”不“绿色”追溯!
“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儿,同时也成为一些不良商家设置圈套的诱饵。比方说,将普通的鸡蛋贴上伪造的“绿色食品”标识,卖出双倍高价;将绿色色素掺进大米,鼓吹这就是“绿色食品”;擅自使用“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李鬼冒充李逵……
消费支招:消费“绿色食品”一定要清楚其辨别方法,并非绿色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追溯了解“绿色食品”的来龙去脉。
过度包装坑人!
精美绝伦的包装,想来里面的食品必然美味非常?回家拆封后发现,硕大的包装下竟是“迷你”的内在,再好吃的食品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消费支招:精美的包装固然重要,但包装里的食品才是核心,购买时应看清产品信息里标注的产品数量和重量等。
当然,并非所有的食品促销都是圈套,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要扩大知名度,大品牌也要巩固市场份额,因此各种各样笼络消费者的活动也频频开展。仔细看、认真算、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就能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