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有一个专属的麦克风

   2020-08-16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26分13秒

  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构建了歌唱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每个嗓音都有自己独特的声波特性,使得自己的声音与他人都有所不同。许多乐队有着相近的器乐配置和相同的风格,但是他们的歌曲听起来有着很大的区分度,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主唱的差异将两者区分开来。从男性到女性,从粗糙到平滑,从暗度到亮度,考察嗓音不同的指标几乎是无穷尽的,而且他们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所以这也意味着没有一个麦克风能将这些差异完全地捕捉清楚。

1

 

  每个麦克风都有自己的频率属性,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麦克风都有自己独有的频率属性,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频率属性主要是指频率响应,但是从根本上而言,不管麦克风说明书上描述的频率曲线有多么的平直,每个麦克风都依旧会将自身的频率属性作用在其拾音的音频上。所以,在不了解麦克风特性的情况下,单一的认为某款麦克风是“最好”的显然是盲目的看法,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是什么因素让声音产生了变化,是麦克风的频率属性,还是其他?   

    秘密在于匹配的完美。最终的目标,我们都尝试并希望获得一个秒杀众人的人声。我们希望录制进去的声音就与我们的现实声音一样——甚至变得更好。而优秀录制的秘密:并非是挑选一个优秀的麦克风,而是挑选一个对于声音而言极其匹配的。最好的搭配就是最优秀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音色明亮的女声主唱。那么许多传统的电容式麦克风恐怕就不太适合她了(因为这类麦克风往往带来稍稍过分的高频齿音)。我们需要的是对高频削减,所以应该选择音色偏暗且暖、带有高频滚降功能的电子管麦克风。或着,动圈麦和铝带麦也是可行的。   反之亦然:一个丰满的,温暖且低沉的男性嗓音,倘若没有一定亮度的麦克风给其打开场面,恐怕在混音流程时很难给予他太多“面子上的顾及”。所以,一个更具亮度的麦克风才是对此嗓音的完美搭配。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选择出正确的麦克风&人声组合。  

  简易的双麦克风测试   

    如果我们大部分类型的麦克风以及足够的时间,那我们就能发现对应于各式声音的最佳麦克风。但是谁有这样的时间和金钱呢?所以就让我们来一个最简化的实验吧——双麦克风比较测试。   要完成这个测试,你需要的只是两个听感不同的麦克风。它们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比如电容麦和动圈麦。或者是两款有着不同频率响应的相同类型麦克风。不管是借的麦克风还是买的,我们需要的就是两个麦克风,这样才能完成这个测试。

  将两个麦克风放在相似的声场位置,并分别将两者接入音频界面的两个前级端口,且这两个前级应该是完全相同。接下来通过工作站的操作,分别开始同时为其录制两段单身道音轨——自已演唱一小段乐句就可以了。  

   1.) 应用:您想拾取什么声音?   选择话筒时,最首要的标准是应用需要。您是说话、唱歌还是演奏乐器?动圈话筒通常用于响亮的人声、吉他或鼓的扩音。电容话筒的声音自然、细腻,因此,更适用于原声乐器,例如吉他、铜管乐器,或者为鼓或清脆人声进行上方拾音。

  录音棚尤其需要自然的声音重现,因此电容话筒更适合用于录音。如果您首选电容话筒,务必记住您的混音器必须能够向话筒提供幻像电源,不然,您就需要购买使用电池的电容话筒,因为电容器件需要电源驱动。      2.) 您想在哪种环境下使用话筒?  

  是用于舞台、会议室还是录音棚?使用环境影响话筒的指向性。全向型话筒具有最自然的声音重现,然而,对回声灵敏度也最高,因此,最适合使用小型PA录音或演讲的场合。   在使用大声PA和监听系统的舞台上,一般不会使用全向型话筒,只使用心形或超心形话筒。这些单指向性话筒只拾取前端声音、隔离多余的非轴线声音和环境噪音,因而可将回声降至最低。   

    3.) 话筒声音:您是喜欢自然的声音,还是针对特定应用经过优化的声音?  

   根据所用话筒及其使用环境的不同,决定采用平坦频率响应还是特定频率响应。特制频率响应话筒(例如PG58、SM58R、Beta 58A)无需调节混音器即可穿透混音。

  如果不想改变或修饰声音,只希望重现声源,则平坦频率响应话筒(例如PG81、KSM137)是更好的选择。录音棚大多采用平坦频率响应话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