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食品包装涌动新潮流

   2020-08-16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1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59分52秒

    目前,从食品包装机械行业获悉,我国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的前处理设备方面国内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中、低速理瓶、装箱设备也有相匹配的产品可供选择,而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瓶、金属罐还有利乐包方面,饮料企业的包装生产线基本上是引进设备的天下。其中,PET塑料瓶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液态食品包装,国内企业在此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PET瓶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饮料和啤酒包装机械,引进的势头至今仍是有增无减。这些机械大多是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可靠性强,产量高,部分设备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机型。同时,中国包装机械的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灌装、封口一体化设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包括塑料饮料瓶、无菌包装成型设备和贴标机在内的包装生产线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已可以满足中型企业的需要,部分已经可以替代进口设备,并且出口量逐年提高。瓶装水目前占中国饮料的市场份额较大,瓶装水包装与碳酸饮料包装一样,要求相对较低,国内设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近年来PET塑料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液态食品包装领域。PET瓶所具有的容量大、轻便、易携、可冷藏、坚固、可回收等特点扩大了其在液态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范围。以饮料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用于饮料瓶的PET消费量为1000多万吨,其产量和消费量正以每年10%~19%的速度增长。PET瓶吹拉技术应用行业广泛,PET瓶应用在啤酒、饮料和调味品的热灌装、亚热灌装技术以及现在流行的PET无菌冷灌装技术推动了全球PET瓶装饮料的蓬勃发展,成为继玻璃瓶、无菌纸盒、复合包装等包装形式后,最成功的一项包装材料革命。

    有待推广改造

    我国在推广使用PET瓶方面虽然刚刚起步,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小规模范围内开始应用。

    据悉,珠海中富的PET塑料啤酒瓶是引进国外先进注塑设备、通过优化原料、优化瓶坯设计、优化共注射技术和吹瓶技术等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该PET啤酒瓶为三层隔氧结构,具有高阻隔性、耐热性、耐压性、避光与透明、符合巴氏杀菌工艺要求等特点,使PET瓶灌装啤酒在保存期内风味良好,保鲜期达100天。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其他一些塑料厂如上海紫江、浙江黄岩三发塑料、福建厦门华科茂、台湾塑胶工业等也都成功开发出了塑料啤酒瓶。青岛啤酒、石家庄三九啤酒、珠海啤酒厂等我国几家少数啤酒厂已经开始使用PET塑料啤酒瓶。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肖德润曾经表示,尽管我国在使用塑料啤酒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还不能形成气候。要想尽快推广塑料啤酒瓶,除了要不断完善塑料啤酒瓶的性能、降低成本外,还要减少塑料瓶灌装线的投资,尽量对现有的玻璃啤酒瓶灌装生产线进行改造,使之不需重新引进设备就可以将玻璃瓶变成塑料瓶进行灌装。

    业内专家建议,对现有的玻璃瓶灌装生产线的改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聚酯瓶不能抽真空,可以采用二氧化碳置换空气的办法控制灌装过程中的氧气渗入的问题。聚酯瓶传送不能像玻璃瓶以瓶底定位,只能利用对瓶颈的夹紧定位的方法。长距离的传送可以利用空气输送,效率高定位准。如采用马口铁皇冠盖封口,压盖模具要更换。其他的如巴氏灭菌不需改变。

    肖德润表示,塑料啤酒瓶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像饮料包装那样的6瓶热收缩包装,4瓶或者2瓶的携带型包装,容量也可以从330毫升到2000毫升不等。大的塑料瓶装鲜啤酒降低了包装成本,适于家庭和农村消费,还可以防止假冒散装的鲜啤酒流入市场。小包装塑料瓶适于高档消费,在饭店、宾馆、运动场所和朋友聚会上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塑料啤酒瓶的生产、流通、使用、回收系统的不断完善,聚酯瓶这种节能、环保、卫生安全的新型包装将成为未来中国啤酒包装的主流。

     专题推荐

资讯内专题推荐

“味全”有毒,下一个又会是谁?

    

相关阅读:
国内塑料薄膜包装机械市场前景广阔
经济危机中食品包装机械业利润增速最快
利乐:包装全球的牛奶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