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视联网,会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入口吗?

   2020-08-16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1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14分12秒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实证精神和对现代化的信心,一代代激励着科技狂热者们寻找通过科技强化人类肌体能力的途径。尽管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技术飞跃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这并没有阻碍科技发明的信众们继续向人类的想象力发起挑战,人们仍然梦想着通过技术继续强化自己的肉身。

    虚拟现实

    195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学家们开始想象计算机技术如何赋能人的感官能力。1952年,第一代计算机兴起仅仅6年后,一位名叫MortonHeilig的发明狂人就提出了多感官模拟器sensorama的概念设计。几年后,他创建了一个虚拟现实系统,气味、立体声、震动、风吹都十分逼真,体验类似于今天的4D影院。

    到1965年,后来的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图形学之父和增强现实之父萨瑟兰(IvanSutherland)发表了名为《的显示》的论文,具体描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仅一年后,他设计出了人类第一款增强现实设备:头戴式显示器“Sutherland”。其初衷就是通过机器强化人的视觉,让人可以看到比肉眼更多的信息。只不过,这款代表着AR技术前世的产品是如此笨重,以至于必须固定在墙上才能正常使用。

    虚拟现实

    在现代科技史中,大量神奇脑洞都来源于某种带有科幻色彩的想象。1980年代《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终结者》等一批科幻电影登上银幕,《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已经具备了十分近似于今天机器视觉技术的识别能力。继承上一代增强现实先驱者们的足迹,科学家们对增强现实技术有了新的想象。

    智能眼镜产业链:技术驱动的“万里长征”

    增强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在于视觉增强。人的肉眼是自然演化的杰作,到今天我们人眼的天然功能中,仍有很多科技无法企及的能力。但人们相信,人类视觉始终存在强化空间。其主要途径,是在人的自然视觉之上,为人们提供眼前场景的更多相关信息,或者将各类虚拟物体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这与当代增强现实的概念如出一辙:透过摄影机影响的位置及角度精算并加上图像、视频及3D模型技术,让虚拟物体能够叠加在现实世界场景并进行互动。

    也正由于增强现实技术是叠加在人类视觉能力上的技术,因而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可穿戴设备来实现。而能够既不遮挡人类自然视觉,又能实现技术叠加,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智能眼镜的这个方法。

    一部名叫《世界奇妙物语之幸福眼镜》的日本电影描述了类似的场景。男主人公偶然获得一副智能眼镜,并依靠眼镜走上了人生。这款眼镜可以导航,并提示是否会迟到;可以识别人物身份、情绪并实时推送对方社交网站的信息;可以指导网购、指导点菜和用餐流程、甚至指导急救。可以说,这部电影把人们对智能眼镜的功能想象发挥到了。

    虚拟现实电影

    然而,智能眼镜的研发过程并不顺风顺水。早在2012年谷歌推出Googleglass,曾掀起一阵智能眼镜热。这款产品具有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拍照、通话、搜索、各类信息提示等。很快,Vuzix、Microsoft、Laster、Oculus、Reconjet等以及国内的百度、联想等企业陆续入局智能眼镜研发。但由于软硬件都存在瓶颈,机器待机过短、发热、不兼容、价格过高等因素,这批产品很快淡出人们视野,googleglass也在2015年宣布停产,智能眼镜从神话变成了一个略显无奈的谈资。

    眼镜

    只是,人们仍然在期待着新的互联网入口。PC和手机造就了两个互联网入口,如果一个更契合人类自然感官的沉浸式入口能够成功,它仍将具备颠覆世界的能量。近两年来机器视觉算法的成熟和5G的问世,为智能眼镜带来了新的希望。

    就在近日,华为发布了Cyberverse技术,一个基于3D高精度地图、全场景空间计算能力、强环境理解能力和5G、端管云架构的融合功能。借助这种技术,用户通过手机可以获取眼前场景的各种信息:导航类程序可以通过虚拟标识提供道路和建筑信息、购物类程序可以显示出该地点的相关点评等等。据悉,Cyberverse功能已涵盖识物百科、识人辨人、识字翻译、识车安保、3D地图识别等。

    视觉感官新入口

    华为在这种基于视觉感官的新入口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尝试,然而让用户长时间手持手机或频繁打开手机应用进行相关操作,在应用方面还存在难度。其最终形态仍需依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只有依托智能眼镜,Cyberverse才能发挥其实际效用。只不过智能眼镜的瓶颈仍然有待,在这种内部空间的可穿戴设备里,要加入投射元件、主板以及支持长时间续航的电池,显然并非当下技术能够完美实现的事。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先前手机与电脑的发展也都经历了从B2B到B2B2C再到2C的漫长发展的历程,这就像是一条不变的发展规律。目前,像远程医疗、工业设备维修、电力巡检、安全管理、物流仓储等都已经与智能眼镜“牵手”成功,但想在C端到达到最完美的契合,还需要智能眼镜产业各领域、各技术方持续精进努力。

    在硬件层面,需要升级的包括系统芯片/模块、整机、光学研发、显示、传感器等;在软件层面,包括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内容及应用。同时,智能云、5G、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仍需要进一步落地。只有以上条件全部具备,智能眼镜产业链才能够实现真正普及。

    产业图谱

    “视联网”商业生态:下一代互联网新入口

    当这一愿景实现时,也就是“视联网”IOV(internetofvideos)真正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新入口的时候。这将是一种“以视频连接万物的互联网”,一种以视频作为核心信息和功能载体的新互联网形态。

    这是一个细思恐极的入口,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通过视觉完美融合,让眼镜成为现实世界的google。而作为这样一个超级入口,我们不妨设想其背后庞大的商业形态:包括广告、电商、游戏、付费知识/服务等各类手段,将有潜力孕育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生态。

    1、信息付费

    通过大数据,智能眼镜将能够识别眼前的绝大部分实物,并显示相关的各类衍生信息。如在博物馆、商场超市、交通枢纽,都会实时显示相关导览信息、商品信息、交通信息。望向天空就可以看到风向风速、天气预报;翻书时识别到文字,会向辞典般显示背景知识。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通过眼镜获得一切与你眼前需求相关的信息百科。仅这一项服务,就可以催生大量知识付费需求。

    2、电商/广告

    有了商品信息百科,自然也可以直接完成转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