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继深圳之后,山东济宁又传出首招“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消息。至此“取消医生事业编制”不再停留在文件里,或许会有更多的公立医院走上“去编制”之路。
近日,包括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6家公立医疗机构,对外公开招聘149个处临床一线的职位。其中大部分为临床医师,涉及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急救医生、重症医学医生等专业。与现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不同,这些被招入的149个临床一线人员不再拥有公立医院事业编制。
根据山东省人社厅的计划,该省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2016年5月,山东省编办和省人社厅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16年起,不再安排公立医院用编进人计划,由公立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自主制定、执行新进人员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此前,深圳也曾于2015年6月率先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公立医院将去编制化、去行政化。两周前,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对外宣称,深圳的新建市属医院全面取消编制,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新入职医生采取聘用制。
从深圳到济宁,喊了多年的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终于率先在个别地方开始破局。但随着“去编制”改革方向日益明朗,围绕这一改革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生人力资源的释放,是我们改革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关注医改多年,他认为,取消医生编制将打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鼓励医生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获得更多收入,为理顺医生薪酬体系、打破以药养医提供改革条件;同时,医生的自由流动,也将促使公立医院自身不断改革,因为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也有不少医生质疑称:公立医院“去编制”后,医生流入民办医疗机构,是否将使患者看病变贵?财政部门向来按编制人头给公立医院拨款,没有编制的医生待遇是否会下降?
对此,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医生的自由流动将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无论民办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能充分参与竞争。如此一来患者的选择会更多,而不局限于只能在公立医院看病。
至于财政拨款和医生的编制问题,深圳医改已经给出了一种可选方案。在医生是公立医院“单位人”的情况下,财政部门主要依据编制,拟定财政预算、划拨经费,这限制了公立医院面对市场化的患者需求时所能提供的医疗服务。
为此,深圳公立医院“去编制”过程中,采取了按事定补的财政投入方式,即财政投入不与编制人员人数挂钩,而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挂钩,医务人员薪酬也实行按岗定酬、以岗定薪、同工同酬。
长期关注医改的资深管理顾问贺滨表示,打破大锅饭,将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淘汰实力不足却拿着稳定工资的医生,让真正有实力的医生脱颖而出,获得与其劳动价值相匹配的收入。
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忠透露,全国事业编制人员约3284.4万,在职人员2947.3万人,其中教育和卫生行业人员占比尤其大,分别占总数的47.8%和15.7%
在7月22日举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接下来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去编制”势在必行,届时中国医改或将出现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