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让文化自信点亮出版之光

   2020-10-04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30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10月04日 09时59分54秒

    热门活动推荐:采购818·惠从印刷发

    热门活动推荐:印刷优品·尚惠比拼

    我们必须引导编辑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中国社会才能通过我们出版的图书听清历史的回声,涵养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是一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读来荡气回肠。特别是讲话首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建构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自信体系”,并将其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令人耳目一新。

    近代以降,中国人民在救国道路的选择上百般求索:改良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屡试屡败,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从积贫积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举足轻重的崛起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一片光明。发展的累累硕果,足以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满怀。

    在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开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中国各项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前途广大。现在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离不开对先进理论的信心。

    当西方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政治衰退、民主失灵时,中国的发展脚步却在一次次“崩溃”的论调中逆势而上。中国靠什么?制度。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也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所提供的中国方案。

    而与道路、理论、制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正是文化。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影响甚至更为广泛深远,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文化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路上的文化自强,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正在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重要体现。

    当然,中国不断创造出的发展奇迹给了他们响亮的回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并认真研究中国模式的特殊性,并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着迷。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华文明是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的。在漫长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在多元化的平台上与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对话,追求共同发展,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作为出版战线的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做呢?

    笔者认为一是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编辑的使命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因此我们的编辑必须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认识到中华文化既包含着历史,也涵盖了现在,更指向未来。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所出版的作品,真正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历史,更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中国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中华文化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然而当前却有少数社会思潮把历史当作“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乱了历史认知,以“虚无主义”消解社会根基;或是妄加揣测,用主观否定客观,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颠覆了主流立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这样的历史观对于文化自信的打磨无疑是极具危害的。因此,我们必须引导编辑尊重历史、捍卫真知、温故知新,唯有这样,中国社会才能通过我们出版的图书听清历史的回声,涵养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向未来。

    三是要主动提炼精神价值,培育民族的价值观。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有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利用出版的作品,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与向心力,使之对内具有凝聚作用,对外具有呈现功能,让人们由文化认同达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中华优秀文化是与世界先进文化兼容并蓄、互为借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要鼓励编辑们打开国际视野,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合作实践之中。不但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巨大潜能,从而形成既有中国底子、能够引领中国未来,又可以跟其他文明对话、呼应的中华文化。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断刷新的发展速度赋予我们自信,更加辉煌的未来等待我们奔赴。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荡开如椽巨笔,写下新的篇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