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_达实智能家居新闻

   2020-11-25 IP属地 火星中华门窗sxxjymysxxjymy16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新型数字经济下,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新变化?要注意哪些问题?来看权威解答

11月20-21日,由人民日报社、清华大学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2020应急管理峰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开幕。

一起来看看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在2020城市安全管理峰会上的演讲。

(图片来源: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全年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框架从“三化”扩展到“四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众多领域成为数字新技术的“试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线上线下加速融合,赋能疫情防控、促消费稳增长、助复工促生产、惠民生保稳定、优服务强治理。

“新型智慧城市”的三个“新”

“新型智慧城市”相较“智慧城市”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一是新的战略重心——构建一套适应城市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新的思维理念——从通过上设备、做系统,解决城市单一或局部的表象问题,到通过合理规划数据流,串联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问题;三是新的攻关方向——从城市视角出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系统性解决城市复杂性问题,提升市民获得感。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大多侧重技术层面,即基础网络、感知设备、云计算设施、共性平台及基础信息资源等。而新型智慧城市则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和迭代演进,从而实现治理更现代、运行更智慧、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新型智慧城市本质是提升政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随着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智慧城市理念不断走向成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的ICT技术迅猛发展,仅仅关注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显然不足以满足城市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传统智慧城市建设所造成的“信息烟囱”“数据孤岛”“重技术轻应用”等问题也逐渐暴露,由此,从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可以说是必然趋势。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根本上是促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因此,新型智慧城市也从过去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回到“人”这一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是不断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反哺和赋能城市的过程,是建筑学、规划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数据打通的过程,是为了让城市运转效率不断提高,居民可以把更多时间空间留给生活的过程。新型智慧城市是个综合概念,重点是管理与服务、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从规划建设开始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瞄得要准,要做真需求、真问题和真痛点;第二想得要大,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面向复杂系统开展顶层设计的规划;第三起步要小,对于拿不准的,用小项目、原型系统起步、允许试错;第四扩展要快,有了顶层设计还要小步快跑,要不断迭代和逼近,快速更新和强力拓展;第五动力要足,迫切需要通过实践真正找准适合新型智慧城市的政府和实行社会合作的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认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巨系统,要坚持技术实施和制度政策两个层面并重开展顶层设计。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无论是管理的体制、运行的机制还是技术的实现方式都是在创新中完成的,只有构建创新生态,促进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创新、资本运作创新,才能发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周边的城市、城镇、农村都带动起来,互动发展、联动发展、统筹发展。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智慧城市最终要服务于人,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每一个城乡居民的需求上,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包括面向人的生活、教育、经济、环境等城市能力的增长,善于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找到百姓的刚性需求,集中发力,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智慧并进。新型智慧城市提出建设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的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体系、一个高效运营的管理中心、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智与慧融为一体,改变智而不慧的窘境,破解“城市病”难题。

五是坚持措施落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衔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整合,解决“信息孤岛”,对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提升,培育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主体、全球参与”的新型建设模式。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而言,顶层设计是灵魂,是引导其走向成功的“明灯”。它不仅仅从宏观层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回答“智慧城市如何产出”“政府建设完智慧城市又要怎么发展”等关键又复杂的问题。构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关键问题是要明确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在建城市,“智慧”只是城市的加分项。因此,只有面向城市的真正需要,智慧城市才有生命力;只有基于对现阶段真形势、真问题和真任务的有效剖析、理解和陈述,同时对未来的一切加以筹谋,才能避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等问题。因此,未来各大城市在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汲取国际优秀经验的同时,加快面向城市真问题的基础性创新,引导信息化行业有效地服务于城市需求,而不是城市去适应技术和产能,尽快形成能够回应城市真问题、运营模式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加快从智慧城市来到智慧城市去的思维,用新兴技术、策略,来帮助城市做好情景反演,从而服务于智慧应用的选择。

“新基建”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日趋融合。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我国正将疫情冲击转化为经济转型动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快撬动“新基建”引擎,激发新经济潜能。微观的模式创新、中观的产业更迭、宏观的整体推进,“新基建”快车已然启动,智能时代来临必须先打好“新基建”的基础地基,其技术链条第一步就是收集数据;第二步是计算分析数据,由此云计算领域应运而生;第三步是大数据+云计算产生人工智能模块,同时这里又涉及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巨大算力的电力损耗,5G基建和特高压就成为核心;第四步AI应用的核心终端。目前的共识有两点:一是智能汽车,二是智能穿戴设备,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实时采集人与环境的数据,同时实时反馈给出智能化决策。第五步智能汽车在环保的大背景下必然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单机版”的智能驾驶在万物互联后,成为“全局版”的智慧交通。第六步智慧交通作为城市大脑的最重要核心之一,会与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各类公共服务组成智慧城市的核心模块。“新基建”意味着新机遇、新担当、新使命、新动能、新引擎,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新安全”,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将对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经济发展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形成强有力支撑。

总之,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来说,有四个层次需要递进:首先,“万物互联”是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向超高速升级换代,光纤宽带成为主流接入方式。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下,泛在、高速连接使得网络获得更加多样化、网络应用更加多元化,进入人、机、物“万物互联”新时代。其次,海量数据是关键,全球化发展正从国际金融驱动为特征的2.0版本步入以数据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3.0版本,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资源、资本、人才全要素生产率。再次,人工智能是引擎,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进而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极大提高行业服务精准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社会运行的稳定度。最后,融合创新是目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演进和全面创新,驱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发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形态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与医疗、教育、养老、居住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营造宜居宜业的和谐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新业态、新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让我们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从学习到办公,从医疗到教育,从娱乐到消费,每个人都能在这段特殊时期感受到网络创新的便利、技术变革的红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基建等一系列的技术与城市发展相融合,通过互联互通,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进行协同管理和服务,让城市管理、服务模式、产业布局、消费供需更加合理,更加透明高效,随着5G商用加速推进、AI等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治理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涉及民生领域的建设成为当下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反思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认识到,发展智慧城市必须把握两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城市本身。不论是什么样的智慧城市,都是以技术手段改进来服务于整个城市系统,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注重系统性,而不只是城市局面的高科技改造。

另一个核心则是人。城市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如果忽视了人的需要,建设智慧城市就会变成“暴力式”的技术应用过程。真正的“智慧”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也并非只是效率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无论哪个方向都应该时刻追问“是否抵达人本”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更加合理化、人性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以人的诉求为出发点,以人的需求为突破点,才能真正实现让物质围绕着人进行,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万物互联的、智慧化的时代。未来的智慧社会除了信息网络泛在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普惠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发展数字化、政府决策科学化等,将更侧重多中心的创新系统驱动,生产、生活、治理、服务将更有机地形成为一个整体,在政府提供智慧平台、标准的基础上,由企业、机构、居民共同打造智慧政府、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

(文章来源:达实智能家居公众号,侵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