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黄卫副部长在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07-10 IP属地 火星门窗幕墙sxxjymy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0日 09时32分45秒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满怀激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来共同研讨工程项目管理改革和发展,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总结交流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促进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方面的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讲两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投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经验,积极开展国际通行的专业化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试点,大力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重庆、深圳等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通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组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建筑工务署等多种形式,将项目管理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超概算、超标准、超规模的“三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工程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通过学习应用国际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积极拓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收入占到52.0%,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等31家设计企业完成工程总承包合同额均在10亿元以上;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中铁建、中铁工、中建总公司等三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全国工程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376.54亿元,其中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收入达33.98亿元,有11家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建立形成。通过多年的学习借鉴和创新实践,建设部先后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北京、天津、河北、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施行办法。这些制度办法奠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质量水平,推动了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促进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筑业,就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求:“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首先,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工程建设领域责任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全过程项目管理的优势,由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有效管理,运用科学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和方法,优化建设方案、工程设计并组织实施,才能做到综合利用资源,节省投资,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优、质量高、效益好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社会化的管理,对全面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方面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这为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转变观念,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适应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
  第三,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是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工程建设企业在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与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一是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对专业化项目管理的需求还不普遍;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较低;三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高级项目管理人才缺乏,不能适应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四是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项目管理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我国工程建设企业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单一、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才能使工程建设企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工程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对外承包营业总额、市场地域范围、涉足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竞争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在国际承包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2.1%,而且多为劳务承包或土建工程承包,业务结构比较单一,项目总体科技含量和技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看到,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和咨询公司,才能有效地转变对外承包方式,逐步扩大对外技术、管理承包的规模,才能适应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工程项目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行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努力提升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加快建筑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通过普及和推广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社会化项目管理服务,转变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促进工程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全力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快培育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
  为了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准入问题,在今年新修订出台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已经增加了有关鼓励各类工程建设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内容。下一步,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法规建设的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我们准备在《建筑法》修改时,增加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相应条款,明确其法律地位;修订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抓紧制订出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和《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组织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市场行为。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重点是做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工作,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对那些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大力宣传,提高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引导其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因地制宜培育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
  (二)大力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促进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当前,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在不断深化,这为加快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鼓励和组织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合理控制投资,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引导一批有条件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政府投资工程提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服务。
  (三)积极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是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我部在修订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和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标准中,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想通过资质标准的引导,使企业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建设企业一定要健全项目管理体系,编制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管理手册》和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逐步实现项目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要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基础数据库,通过“做实基础工作,强化项目管理”,逐步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切实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确实应用到项目管理实践中,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要重视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大型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企业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要引导工程建设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适应市场需求。如工程设计企业要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密集优势,通过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加快创建一大批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或咨询设计公司,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提供全过程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施工企业要发挥专业技术、施工管理优势,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运用现代化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条件的大型施工企业,要开发和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努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工程监理企业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功能。鼓励综合管理能力强、人才结构合理的工程监理企业,在提高工程监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
  (五)努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转变对外承包增长方式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旺盛,对外工程承包要为我国转移富裕产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既要继续扩大我国对外承包的市场份额,更要注重转变对外承包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技术和管理承包走向国际市场。国际工程咨询服务是国际工程承包的高端市场,多年来一直是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企业的活动舞台,也是制约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只有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才能开拓国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加大对工程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项目集成管理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高端咨询服务市场竞争,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提升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水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工程建设企业根据我国对外投资增长的需要,开展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服好务。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的作用,加快培养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在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中,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发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要加强国内外项目管理的交流与协作,及时发布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最新动态、科技成果、发展趋势,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成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经验;行业协会还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并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熟悉行业情况的优势,结合企业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企业的人才培训服务。
  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是企业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工程建设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造就一批精管理、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还要注重培养项目前期策划、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项目管理人才,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是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努力实践,锐意进取,共同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