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顾名思义就是建筑物的一件外衣,也就是业内人士口中所称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由面板与支撑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外围护墙。幕墙是建筑物的灵魂,是建筑风格水平的外在表现,幕墙不断地更新换代推动了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按照这一概念,对于玻璃幕墙的理解就非常清晰化了,也就是给建筑物穿上了一件玻璃属性的外衣,说得专业一点,就是用钢结构作骨架点,由金属构件与玻璃板组成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它大致可分为框支承玻璃幕墙和点式支承玻璃幕墙两种。幕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玻璃幕墙,也可以是铝板等金属幕墙以及石材幕墙等等,但玻璃幕墙无疑是深受设计师偏爱的一种建筑外围护表现形式。既然它受到设计师的喜爱,就必然会有喜欢它的理由,我们不妨从它的分类以及在国内外的起源、发展和优缺点来了解一下玻璃幕墙。
1.)玻璃幕墙分类
按面板的固定形式分为: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
按构件材料分为:铝合金型材玻璃幕墙,钢型材玻璃幕墙,钢铝型材组合玻璃幕墙。
按支撑结构分为:主体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索杆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自平衡索桁架点支撑玻璃幕墙,玻璃肋支撑点支撑玻璃幕墙。
按玻璃面板支撑形式分为:四点支撑,六点支撑,多点支撑,托板支撑,夹板支撑。
此外,全玻璃幕墙还可分为落地式和吊挂式两种。
我国玻璃幕墙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吊挂式全玻璃幕墙、点支式全玻璃幕墙四种类型。
2.)中国幕墙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等原因,在建筑幕墙方面起步较晚。80年代初,幕墙才开始进入国内。1983年,由北京长城饭店和上海联谊大厦的玻璃幕墙为标志,国内的幕墙正式开始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到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一幕墙使用大国。
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约使用8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幕墙,约占世界当年用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使用的8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幕墙中,玻璃幕墙就占到了550万平方米。随着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即将举办,奥运场馆、世博展馆以及相关配套的设施有很大一部分都会采用玻璃幕墙,所以,该产品每年的增长率可能会上升到15%左右。
玻璃幕墙建筑耗能占社会总体耗能量的40%,而且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我国既有城乡建筑99%属于高耗能建筑。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将实现建筑耗能向建筑产能转变,实现GDP的绿色增长。据有关部门估计,2010——2020年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220亿平米,可用于安装光电玻璃幕墙的建筑面积达40多亿平米。
中央统筹、地方配套,出台综合扶持政策,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技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制定产品标准和规范。将科研开发推广项目列入地方的科技计划,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建立完善的科研、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抓好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做好售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