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门窗当道 门窗企业应重视原创设计

   2020-07-11 IP属地 火星门窗幕墙sxxjymy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1日 04时45分10秒
为何山寨如此猖獗?

市场产品重模仿、轻设计,几乎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难道木门企业的老板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吗?非也,巨大的市场利益使然。

十年前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发出空前的市场需求,木门企业伴随着装修装饰业的发展得以茁壮成长,木门产品也逐渐进入普通老百姓的视野。木门从纯粹的工程销售走向"工程+零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由此,也带动木门企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春天。木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木门后来者加入,2008年以来,一些规模化的家具、地板企业和投资公司也纷纷开始进军木门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照抄照搬"的问题。

于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中小木门企业舍弃了"研发-生产-销售"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走捷径的方式--"生产-销售"。因为研究开发一款新产品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和费用投入,且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可能叫好不叫座。门企老板有的从国外带回来一些门的样式,有的是通过市场反馈,模仿目前市场上的畅销产品进行生产,都是较为节省成本的做法,被竞相效仿。

综观全国木门30强企业,TATA木门是少有的重设计的门企之一。目前市场上部分厂家的产品,都是模仿TATA的款式或在其基础上适度变化而成。而在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门企,如山东万家园木门,其也有十多款自主研发的经典产品,成为区域市场竞相抄袭模仿的对象。

抄袭模仿=饮鸩止渴

木门产品的模仿、抄袭,从客观上来说,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顾客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然而,从长远来看,其既不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又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更不利于老百姓的多元化需求,可以说"有百害而仅有一利"。

一味地模仿抄袭,无异于饮鸩止渴。随着市场上的木门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者认知水平、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会使得那些没有个性、质量低劣的木门产品无人问津。长期习惯于模仿的门企,一旦遭遇市场的抵制,就会无所适从,或将导致"滑铁卢"。不注重设计的木门企业,很可能沦为OEM的命运,这绝非耸人听闻,在电视、手机行业早已有诸多先例。

设计就是生产力

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改变一个企业。苹果(APPLE),一个全世界瞩目的高端品牌,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手机,其市场的成功,无不是因为有超前的设计理念、超强的设计团队。

反观国内木门行业,许多中小木门企业的产品设计师职位并不重要,其工作时间完全被其他工作所占据,而与木门设计毫无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的门厂虽有设计人员,但办公环境并不理想,其创作灵感可想而知。

笔者曾经与一些门企老总有过一些交流,他们有的也意识到原创设计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迫于市场销售、运营成本的压力,不得不被动放弃自主设计。究其原因,木门设计人才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培养的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人才,不了解木门行业现状,不了解木门所能承载的深厚文化根基,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很难一上手就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产品。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需要设计的门样主要包括常规使用的门和"概念门",前者重在提高市场销售,后者重在建立品牌形象。无论是设计哪一种门,都需要在尺寸、材质、色彩、装饰等方面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而这些创新,需要一定的行业积淀和设计功底。

要改变门企"重销售、轻设计"、"重模仿、轻原创"这一本末倒置的现象,木门企业的老板必须要树立一种"设计促进生产力"的观点,并从经费、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给予设计人员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职位、待遇、工作环境上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或者采取与品牌设计公司进行合作的模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门产品。

中小木门企业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重视木门原创设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国林说:"凡是具备一定规模的木门企业,其目前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人员,其研发费用大体占到其销售额的10%以上。"从近万家木门企业的实际投入来看,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屈指可数。但愿中小木门企业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重视木门原创设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