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门窗外贸企业的唯一根基就是海外订单,欧美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他们也趾高气昂的,一句"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几十个海外市场"流露出说不尽的骄傲。而这种单一型的企业经济结构如今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威胁下,已经日益显露出其弊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赔本经营甚至倒闭,而当他们大梦初醒意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行时,才发现已经被先入为主的同行占去了大半壁的江山,再想进入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内销和外贸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商业模式,一个是工业模式;一个要涉及设计、生产、营销、服务、品牌维护等诸多领域,一个只要按单生产即可。没有国内市场基础的企业,首先要从研发适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打造品牌知名度做起。当然,一部分出口转内销的门窗企业仍然可以为国内品牌做贴牌代工,但是这样的企业永远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自主性。 要想完成工业模式到商业模式的完美蜕变,企业还要经历五大关的考验: 一是定位关,中国的市场环境与国外毕竟不一样,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状况和消费者特点,制定出一套与国内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是产品关,国内和国外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有一定差距,你的产品在欧美流行,不一定在中国也会流行,所以必须花时间去研究国人的审美观,对现有产品进行改善。 三是招商关,招商对于开拓市场关系重大,特别是外销转内销,国内市场一片空白,如何选择经销商,如何对经销商进行有效跟进和控制,如何规范经销制度,如何平衡经销商与厂家的关系--这些都是出口企业在国内招商中要考虑的问题。 四是终端关,终端是企业产品、品牌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场所,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要注重打造终端形象,并且通过对终端单店营销力的打造和提升,提升企业整体经营能力。 五是组织关,缺少有效的组织保障,任何好的规划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企业在外销时并没有设置的部门,进入国内市场后必须搭建起来,要建立消费者导向型的组织,明确岗位职责,确定激励和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国内市场规划能得到有效执行。 专家指出,通过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互补,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做大,可以尽量规避单一海外市场因成本涨价、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与海外品牌商的议价权。尽管内销并不能成为出口企业的"救命稻草",内销对于企业而言也并非一路坦途,但无论如何,在汇率重压下的出口企业,只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去找生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