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的最和最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中国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重屋形象中已镌刻有楼梯。15~16世纪的意大利,将室内楼梯从传统的封闭空间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形体富于变化带有装饰性的建筑组成部分。
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米。(住宅设计规范)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低和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科学性
楼梯在设计时充分利用了力学和人体工学原理通过对楼梯产品在使用时的力学分析,设计了分散承力、动态受力、柔性支撑的脊锁接式结构方式。这种结构的设计通过各构件之间的互相拉伸,互为承重,当人体踏上踏板时不仅是一块踏板承重而是整部楼梯都在受力。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