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供应生态木木质天花板吊顶装饰材料,木头15803064148

 
 
单价 面议对比
询价 暂无
浏览 1000
发货 全国
库存 1起订1
品牌 禹沛木制
规格 -
类型 长方形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20-03-31 00:00
 






详细说明

一、松木家具的优点  1、色泽天然,保持了松木的天然本色,纹理清楚美观 。

  2、造型朴实大方、线条饱满流畅,尽现良好加质感 。

  3、实用性强、经久耐用。

松木家具

  4、弹性和透气性强,导热性能好且保养简单松木家具的选材、设计及制造松木属针叶林种。松木的生长周期长、年轮细密、木材的质地柔韧,树木的含油量低,而且本身的阴阳色分布均匀。除材料本身的这些优点外,家具生产厂对于材料干燥度控制得十分严格,要求含水率不超过10%,投产前所有的材料均储存在恒湿仓库中。

  为了避免在制造中出现回水情况,生产周期尽量要短。一般从投产到成品最多不会超过三天,有的甚至一天就能出成品。而且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也有严格一的干燥处理,有些进口的松木家具虽然采用的是纯粹的实木制作,但不会开裂、变形;这是一般国内同类产困难以比拟的。为了体现松木家具夭然、质朴的设计理念,对产品的表面涂装沈用了亚光硝基漆处理或植物油浸泡、蜂蜡涂装两种方法。这种涂装方式都保持了木材本身的纹理清晰自然,线条流畅。渗透了大自然明朗清新的气息。松木家具在突出自然、稳实、粗矿风格的同时,又融合了现代家具的制造工艺。不仅工艺精良,而且从原料到配件,无不追求自然的品味。

  现代松木家具则是松木和布艺松木和金属等多种组配,在色彩组合上,也保持木材本色,突出家具的现代气息。使美感与功能兼备,实用得体,更能营造现代家居中的一份轻松惬意。松木家具无论是传熟、现代,都是追求一种纯真、质朴、简洁,实用的风格。使家具本身坚固,持久、耐用,而现代人选用纯正的松木家具,在缓解现代社会紧张工作的同时,为我们隔开拥挤与烦躁的都市生活,迎合了回归自然,回归真我的心理趋势。二、松木家具的缺点  1)、松木木质软,易开裂变形,含水率高也容易导致开裂。

  2)、松木家具讲究纯自然色,需好好保养,否则容易变色,尤其是日照,要严格防范。

  3)、一般的松木家具产品采用多次油漆喷涂,表面漆膜较厚,这样虽然掩盖了某些缺点,但失去了本色的追求自然的核心价值,并且时间一长,油漆容易变色。三、如何选购松木家具  松木家具是实木家具的一种,所以在选购和保养方面与实木家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1、轻压家具的各个受力点,如柱角、抽屉或架子支撑等处,测试是否稳固;

  2、特别注意重型家具组件的接口处,应有螺盖紧固;

  3、检查抽屉的滑动和定位,打开所有门扇,确保它们安装得当,使用时无碍;

  4、用字摸一摸家具的表面,看它们是否平滑,是否有可能钩破衣物的突出物;

  5、要看木材的纹理是否清晰、明了。四、松木家具的保养  松木家具的保养通常有以下几种:

  1、防虫:保持通风。

  2、防尘:经常除。

  3、防裂:保持一定的湿度。

  4、防碰:远离尖硬物品。

  5、防老化:表面适当打蜡。

  由于松木十分天然,因此在保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3方面。

  1、经常用软布顺着木纹的纹理为家具去尘,去尘前应在软布上沾点喷洁剂;

  2、在使用时尽可能用垫子在热盘子下,以免食物汤料外溢,沾物或损坏桌面;

  3、尽量避免家具面接触到腐蚀性液体、酒精、指甲油等。五、松木家具的优势松木家具是实木家具中最便宜的,以前是没有用松木做家具的,因为松木容易干裂,现在,由于大家喜欢松木带来的原木感觉和环保,所以,用松木家具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市面上的松木家具多数是樟子松的,智利松(辐射松)占的比例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樟子松价格便宜。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相对比较优质的辐射松家具。因为辐射松的节疤小;油性小;变形小;色泽好、韧性好、纹理好等这些是樟子松无法相比的。另外,樟子松最大的缺点还是易变色。樟子松蓝变初期表面呈蓝绿色,中期表面呈兰黑色,变色后期,木材呈浅黑色并且50mm厚板可通透。六、松木家具的历史  松木家具按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传统松木家具,材料选用纯净松木,设计上突出自然,造型古朴方明,线条明了,其朴实含蓄而严谨的风格,在新潮迭起的时代不失古雅风范。现代松木家具则是松木和布艺松木和金属和聚氨酯塑料等多种组配,在色彩组合上,也保持木材本色,突出家具的现代气息。使美感与功能兼备,实用得体,更能营造现代家居中的一份轻松惬意。另外还有一种注塑模具制成的成品松木家具,但千变一律,没有突出个性。

  松木家具无论是传熟、现代,都是追求一种纯真、质朴、简洁,实用的风格。使家具本身坚固,持久、耐用,而现代人选用纯正的松木家具,在缓解现代社会紧张工作的同时,为我们隔开拥挤与烦躁的都市生活,迎合了回归自然,回归真我的心理趋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